2023年第1期高教探索HigherEducationExploration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教学学术∗张其志收稿日期:2022-04-06作者简介:张其志,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韶关/512005)∗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大学教学型教授评聘研究”(14YJA880096)的后续研究成果。摘要:要扭转高校“重研轻教”的现象,解决本科生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教学学术,强化教学学术管理,保障教学学术经费,促进教学学术交流,培养(培训)教学学术师资,设置教学学术职称。重视教学学术不是一时一事的战术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关键词:教学学术;重研轻教;教学质量;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针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履职情况,提出了“教学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的思想。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使得本科生教学质量持续下滑。这一思想后来在继任人舒尔曼的带领下发展为“教与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andlearning,SOTL)思想,并成立“国际教与学学术协会”,开始了一种全球性的“教学学术运动”。“重研轻教”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重研轻教”、本科生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国曾做出过不懈的努力,但成效不大。2013年,教育部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指出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科技评价重量轻质、重外形轻内涵、重短时轻长远;评价指标简单化、标准定量化、方法精细化、结果功利化等现象并未取得根本性改变;分类评价执行不够严格;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普工作激励不够;评价的引导性不足,开放评价、有效考评制度不够完善,等等。习近平在2018年5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以及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中国高等教育“重研轻教”的现象“仍然严重”,强调要切实攻克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五唯”的顽瘴痼疾,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从源头上破解高等教育评价指导棒的问题。在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7月颁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教育部2018年11月印发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