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才智︱2023.03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AbilityAndWisdom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创新研究魏恩志基金项目: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ZJKY2022016)。摘要:大数据支撑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手段,为大数据与教学的深入整合助力,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主要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创新实践进行阐述,希望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到积极参照作用。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魏恩志(1977—),男,汉族,陕西汉滨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作者单位: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推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为线上下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也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立足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摸索性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促使大数据在推进教学模式优化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一、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创新的意义首先,从大数据的特征入手分析。大数据在现代信息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相对抽象的海量数据集概念。新时代下的数据信息呈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捕捉或者是整体的分析难度都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数据本身的组成以及类型多样,在处理的过程中相对繁琐,这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之一。其次,从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发成熟,可高效提取和积极利用数据信息,推动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是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需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注重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确保其所学能够支撑未来发展,切实强化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1]。二、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一)理论与实践偏离大部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滞后,相对于实践课,更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导致学生的理论实践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实践课、理论课相对分离,无法实现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和学以致用。在理论课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完全依照教材进行照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