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1期2023年2月新余学院学报JOURNALOFXINYUUNIVERSITYVol.28,NO.1Feb.2023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规制的现实困境和因应策略●朱紫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九条新增对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的规定,打破了传统垄断协议二分法模式,弥补了传统垄断协议规制路径中存在的疏漏。但作为新兴事物,学界对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尚未搭建完整全面的理论分析框架,亦未形成类型化规制路径,仍面临共谋认定的证明困境与违法分析工具的适用难题。鉴于此,探析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的共谋认定标准与违法分析工具实属必要。即在共谋认定上,选择客观行为的事实推定进路,从经营者的信息交流行为与平行行为中进行推定;在违法认定上,以反竞争效果为实质性要件,综合评估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关键词: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二分法模式中图分类号:D922.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54(2023)■■■■■■■■■■■■■■■■■■■■■■■■■■■■■■■■■■■■■■■■■■■■■■■01-0075-08收稿日期:2022-10-01作者简介:朱紫薇(2000-),女,湖南长沙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级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九条“经营者不得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者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为新增内容,增设了关于规制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的条文。所谓组织帮助型协议是指经营者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是兼具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的第三类协议。但目前学界关于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其共谋认定、违法分析工具的适用及规制路径的判断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武汉新兴精英医药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以下简称武汉精英案)为切入点,探讨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辨析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与其他垄断行为的不同类型以及对组织帮助型垄断协议规制的现实困境,并探求解决问题的因应策略。一、武汉精英案及其折射出的传统垄断协议二分法模式的不足武汉精英案(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鄂工商处字[2017]201号)是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一起借助纵向垄断协议达成横向合谋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