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杨玉霞李婷(兰州普瑞眼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筛选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80例,时间范围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综合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综合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综合组治疗有效率97.50%(39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0%(33例)。治疗后综合组患儿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不良事件数量2例(5.00%);对照组不良事件数量5例(12.50%),综合组不良事件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满意度97.50%(39例),对照组满意度82.50%(33例),综合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进行治疗时,综合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综合疗法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在儿童当中发病率较高,会对患儿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1]。当患儿患有斜视性弱视时,眼睛黄斑区发育会受到限制或抑制。在正常的视觉中,眼睛会将图像融合并呈现到视网膜上,而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会将眼睛黄斑区域所观察的图像以两个不同的图像进行重叠。但是斜视患儿由于同一物体的图像无法同时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因而会出现复视。这种情况下,患儿的视觉中枢神经系统会对斜视眼进行抑制,斜视眼的黄斑区域内的图像无法形成视觉信号,而如果黄斑区域长时间处于被抑制的情况,就会出现斜视性弱视。部分患儿由于斜视度数相对较低,斜视的视觉范围和正常状态无明显差异,因而不用进行特殊治疗,仅需要及时对患儿予以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来帮助患儿恢复视力水平[2]。但是传统的治疗主要是单一的用药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应当对患者予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干预[3]。而综合疗法能够给予患儿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视力水平,本文将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80例,时间范围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综合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综合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综合组男女比例22∶18;年龄5~9岁,平均年龄(7.15±2.31)岁;屈光度:+2.30D~+3.55D。对照组男女比例19∶21;年龄5~9岁,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