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2023.01233受全部荷载,把二衬作为安全储备”的建造理念。施工工艺要求如下:保证开挖安全,开挖前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并采取合理的超前预加固措施;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以大断面法(微台阶/全断面)开挖,相比常规的分部开挖法缩减了施工工序,避免对围岩的多次扰动;钻爆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小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软岩采用机械开挖;充分发挥锚杆支护体系的作用,采用新型预应力注浆锚杆,形成应力拱效应,提升围岩自稳能力;对初支、二衬进行应力应变监测,分析结构受力状态,为优化施工工艺工序提供依据。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超前预加固本技术主要是通过超前支护对掌子面的稳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围岩的强度指标和围岩本身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的加固作用,形成围岩-支护体系。通过创建隧道BIM模型,展示隧道走向及沿线地层岩性、产状、地貌、水文等信息,为辅助坑道选址、不良地质段施工应急措施制定、机械化施工技术选取、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提供参考依据,并根据隧道地质条件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技术。4.1.1超前管棚施工超前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三臂凿岩台车开钻→清孔→验孔→顶进管棚→注浆→结束。1工程概况苏家岩隧道全长5360m,最大埋深约439m。全隧共分进、出口两个工区,进口工区承担正洞2595m施工,起讫里程DK478+080~DK480+675,主要为IV、V围岩,岩质较破碎。隧道主要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岩堆、滑坡、泥石流、有害气体等,洞身段主要穿过地层为砂质页岩。2工法特点通过创建隧道BIM模型,分析经不同超前预加固施工后隧道围岩形变压力数值,对支护结构调整方案数值进行模拟,在理论阶段选出最优支护方案。新材料、新工艺方面,采用洞身中管棚替代传统超前小导管,采用DCP、YE等涨壳式预应力注浆锚杆,代替传统中空锚杆及砂浆锚杆,形成围岩-支护体系,提高围岩自稳能力。施工装备方面,采用三臂凿岩台车、ZJS智能化注浆设备,提高超前预加固水平。应力应变监测方面,通过安装应力计对围岩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对围岩位移计支护稳定性进行判别,辅助现场安全施工。3施工工艺要求将机械化大断面隧道支护工艺,作为郑万高铁研究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标准化修建的关键,依据高铁建造理念,结合“新奥法”和“新意法”的原理,根据“全断面开挖隧围岩扰动最小”的理论,秉承“让初期支护承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机械化配套安全快速施工支护工法研究周宇摘要: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