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探索80打造县域科技领军人才集聚新高地张其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是引领县域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通过构建科技领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对接、聚合裂变,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不断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东海县集聚科技领军人才的实践探索近年来,东海县不断优化科技服务、创新工作方式、加大科技人才引培力度,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晶都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专项人才政策,为科技领军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提高引才“软实力”。针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人才支撑不足问题,东海县推出“产才融合、双链驱动”战略,并陆续出台《关于大力实施晶都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东海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全县共柔性引进符合硅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35名,23项科技成果获评“中国好技术”,培育省乡土“三带”类别人才37人,培养卫生、教育、农技等高级职称人才2200余人。依托产业集聚功能,打造引才“新高地”。东海工业发展特色鲜明,是国内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近年来,该县围绕硅材料产业链细分环节,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如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唐明亮博士团队与神汇硅材料组建石英玻璃器件成型技术联合实验室研发的耐高温1500℃高纯石英玻璃,超越了德国贺利氏产品,有效解决了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作为江苏产粮大县、农业强县,东海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耕地改善、水稻种植等方面积极引入先进农业技术和领军人才,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开展2万亩白浆土改良,极大改善了耕地质量,促进作物增产增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入合作,引进并推广麻膜育秧水稻机插育秧技术,为每亩水稻田节本增效160元左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促共赢。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搭建引才“大舞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