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城市建筑UrbanismandArchitecture/2023.02Keywordsmetropolitanfringe;valuecognition;TaihuScienceCityareaofSuzhouHigh-techZone;developmentstrategyofthefringe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方向正逐渐从控制增量、遏制恶化,逐步转向削减总量、整体改善[1]。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在城市的无序扩张中显得更加势单力薄。进一步梳理大城市边缘区无可替代的“价值”,促进大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加速集聚、融合城市要素和乡村要素,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内外专家学者早已意识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影响,并对以“大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的土地利用、开放空间、空间结构、政策研究、生境资源等进行研究。根据毛艺珺等[2]在《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一文中的综述,早期国外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结构、空间扩展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已基本完成,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趋向成熟,关注角度向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开放空间、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等多元性研究方向转移。而国内,顾朝林[3]在《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一书中总结目前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地域结构特征研究”“郊区特性研究”“城乡连续统一体研究”“城郊农工综合体研究”“土地利用差异研究”“城市化阶段与地域空间配置研究”。1大城市边缘区概念界定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H.Louts)于1936年首次提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形体是大势所趋,而其普遍面临片面扩张带来的城市病,导致土地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城市边缘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首当其冲。在下一阶段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处理好大城市及其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综述,并以苏州市高新区太湖科学城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梳理,提炼研究区域价值,进而构建功能配置、生态基础、便捷交通、产业链条、本地文化、弹性发展等六个方面的发展策略。笔者希望借此能在新型城镇化新的发展阶段为大城市边缘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自己的思考。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价值认知;苏州太湖科学城;边缘区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DOI10.19892/j.cnki.csjz.2023.02.12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