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THEORYINTERSECTION86《雕塑》SCULPTURE文/周榕清byZhouRongqing(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大漆在雕塑中运用的研究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LacquerinSculpture内容摘要:中国漆塑基于中国漆器与中国式的雕塑礼器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漆文化。中国式雕塑的张力完全可以和大漆顺理成章地结合成新的艺术样式:漆塑。本文主要从大漆在古代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文化道具:清供中的运用以及女性漆塑中大漆所表现出来的的特殊美感来阐述当代漆塑的审美特性,提出大漆在雕塑中运用的见解。关键词:漆塑大漆、漆器、清供、女性雕塑大漆在雕塑中的运用,不管是从具体艺术实践中还是从理论探讨层面上,还是鲜有丰富的例子。基于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雕塑及其和大漆的运用。漆材料作为视觉语言,挖掘其本身的视觉表现力与感染力,结合自己所表现的情感主题,作品的立意与材质很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然后依据漆材料本身的特点进行“因材施艺”雕塑创作。中国的传统漆塑是外层髹漆、内胎骨架为竹木麻布或空心。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漆塑有脱胎,也有内胎的,和雕塑一样都有三维立体的共同特性。中国雕塑选用的材料非常的多,土,木,石,泥,铜,骨等等都可以成为材料。使用用途的方式也同样有着多样性,从参天巨像到饰配文玩。中国传统雕塑的材质:木材、纸张、青铜、竹子等等。一切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都必须首先拥有“根性”。从大漆到中国现代漆塑,其继承与弘扬富有基础。中国的雕塑很大从很大程度上发源于泥塑。在原始社会,两河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作品了。西安的一共有八千余件秦兵马俑作品,更是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规模庞大的雕塑体系。大漆源于漆树的植物汁液,所以它具有生命性。雕塑是艺术家赋予灵魂的艺术生命。两个生命体完全可以结合成新的生命样式:漆塑。雕塑有筋骨,是以粗线条筋骨作为展示方式的艺术;大漆有血肉,是以细腻丰满,富有质感的血肉作为展示方式的艺术。两者结合在一起,可谓是相得益彰。做过漆园吏的庄子就曾说过:“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漆与其他雕塑材质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生命样式。距今2000多年庄子的话,今天用最新的科学量子力学来解释,就叫:量子纠缠。大漆作为漆艺的材料,结合各种颜色粉末配置出彩色漆和透明漆,作为中国传统漆器之机。古代中国雕塑出于泥、青铜等之机,经过能工巧匠的艺术堆塑,而入于雕塑之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