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财经丨特别关注大连核能供暖项目实现清洁安全高效运行图丨王华文丨仓海栗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核能属于绿色能源,是各能源企业重点力推的发展项目。现阶段,全球通胀上升至40多年来最高水平,欧洲电价大幅飙升,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能源供应必然受到国际能源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影响,保供难度和压力明显增加。由于国际能源供应紧张,中国的核能项目在冬季供热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核能供暖并非是一项新技术,它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成熟的应用。在能源安全变得日益重要的棋局中,全球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的价值。自2022年开始,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调整核电政策,加快核电站建设布局。甚至原来一些弃核的国家,也纷纷重新考量核电。在利用核能方面,中国走过的道路极为漫长而曲折。与光伏、新能源车、氢能等产业一样,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替代、技术领跑的过程,完成了“三级跳”。2021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在该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核能发电量跃升到全球第二,在建装机规模全球排名第一。根据中国核电网报道,全球前十大核电站中,中国占了5座。在《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2020)》中提到,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假设每年新增核电装机规模相同,则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为7338兆瓦。保守估计,到2025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空间将超3000亿元,核电行业的市场空间不容小觑。核能供热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充分借鉴山东海阳核电项目及核能供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分析研究了大连地区开展核能供暖的可行性,持续加大对“核能长输供热”项目的支持,让核能供热惠及更多百姓生活,助力大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人民群众既温暖过冬,又享受碧水蓝天。2022年冬季,瓦房店市红沿河镇居民特别高兴,因为镇上首次在供暖季采用24小时核能供暖。从2022年10月31日开始,许多居民家中陆续热乎起来。摸着家里热乎乎的地热,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沟口村村民罗贵斌心里美滋滋的。一切的改变来自于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它共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2022年11月1日,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热示范项目在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