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状态下的心跳和脉搏一、实验目的知道心脏跳动和脉搏之间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脏和脉搏跳动的影响。二、实验作用本实验是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中“心跳、脉搏和血液的流动”中的内容。本实验属于生命科学中与健康生活有关的实验,实验通过测量在不同状态下每分钟心跳和脉搏的次数,对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心跳和脉搏跳动的规律。三、实验原理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可以用手在皮肤外按摸到这种搏动,即动脉搏。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样。四、实验过程【实验器材】听诊器、秒表。【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1、用手直接感受心脏的跳动,并用秒表计时测定平静站立时的心率(以“次/分钟”为单位),即把手放在胸部偏左侧,感觉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记录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心率)。在腕部测定动脉每分钟搏动的次数,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数。也可使用听诊器放置在心脏位置,测定此时的心率。2、原地踏步3分钟后,立即测定心率和脉搏。3、平静站立若干分钟后,直到心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4、进行较为剧烈运动3分钟,例如高抬腿或下蹲等,立即测定心率和脉搏。5、按着上述测定后,连续测定每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直到心率恢复到静止站立时的水平。6、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即学生多人一组,相互用听诊器听心跳声音,记录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相互找到脉搏,记录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也可以边听同学的心跳,边测量他的脉搏,从而可以发现心脏跳动与脉搏的节律是一致的。【实验现象】1、同一人平静站立时心跳慢,脉搏慢,所测的心率和脉搏数相对较低;原地踏步后心跳快,脉搏快,所测的心率和脉搏数增加;剧烈运动后心跳更快,脉搏更快,所测的心率和脉搏数相对较高,接着连续测定心率和脉搏数会持续下降,直到恢复到静止站立时的水平。2、不同的学生在同种状态(如,运动前、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下测得的心率和脉搏数可能相近,也可能不同。【实验分析】心跳和脉搏会随着人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运动会使心跳和脉搏跳动都加快,休息一会儿后,心跳和脉搏跳动的次数都减少,并逐渐恢复到静站时的频率。五、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1、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心跳次数,可安排学生做高抬腿跑,但由于一般的教室空间比较小,学生做这项运动时,容易碰伤,而且噪音很大,可把活动改为连续下蹲30次,同样能达到运动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