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3凝结水蒸气一、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1.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并学会测量水的凝点。2.能用凝结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3.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特征以及相互间变化的条件。二、实验作用本实验是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七单元《水的三态变化》中““抓住”水蒸气”中的内容。本实验属于物理领域的观察实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三、实验原理学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及“杯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探究学习。本实验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对“水哪里去了”、“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空气中的水”这三部分的的探究、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水和水蒸气是如何互相转化的这个物质变化过程。四、实验过程【实验器材】2个烧杯、2个金属盘、热水、冷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一块方形玻璃,在酒精火焰上均匀加热(一边晃动着一边加热)。2、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其中一块用酒精灯均匀加热。3、把两个烧杯装入同样多的热水,一个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盖上加热的玻璃片。4、过一会,揭开两块玻璃片,观察现象。5、冷的玻璃片上有水珠,热的玻璃片上没有,说明水蒸气遇冷可以凝结成水。【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温度变化速度由~变成~由~变成~蒸发常温慢慢的水→水蒸气沸腾100℃左右迅速的水→水蒸气凝结0℃以上水蒸气→水本课既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凝结的知识,又是对整个单元的总结。课文的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水蒸气凝结的各种现象,如浴室的瓷砖和镜子上容易积水珠,茶杯盖子上的水等。在教材中没有出现水凝结的实验,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个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演示实验,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第二部分是测量水的凝点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水蒸气是在遇冷的情况下才会变成液态的水。由于水蒸气的凝点与测量时的气温以及空气湿度有关,因此教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