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自制酸奶一、实验目的让学生经历做酸奶的实验过程,在活动中感受微生物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实验作用本实验是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五单元《腐烂》中“利用微生物”中的内容。本实验属于生物领域的拓展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认识乳酸菌以及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讨论鲜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以及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三、实验原理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繁殖,使得牛奶发酵,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所谓“发酵”,其实就是在培养细菌,创造适宜的环境让酸奶发酵剂(或酸奶)中的乳酸菌在牛奶中繁殖,和牛奶中的乳糖发酵制成酸奶。四、实验过程【实验器材】120毫升酸奶1瓶(具体菌种名称);纯牛奶950毫升;2、750毫升广口瓶1个(消毒)3、搅拌棍1根(消毒)4、塑料水桶1个(装热水)5、大号保温杯一个6、保鲜袋一个或者保鲜膜一张7、温度计一根【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1、把酸奶从冰箱拿出来,回温到室温(提高乳酸菌活性),备用。2、把纯牛奶在热水桶中(袋装的,只要温热就可以了,70-80度;如果是1kg装的盒子的,要用开一点的,90-98度)泡3-5分钟,使纯牛奶加热到40度左右(有利于乳酸菌生长)。3、在温牛奶期间,准备好一个用来做酸奶的玻璃瓶(可以用一个750毫升的大广口瓶,一次可以做750ml),沸水消毒;搅拌棍一根,沸水消毒。(水浴保温65度)时间温度密封4、把牛奶从热水中拿出,擦干表面水分(防止倒牛奶的时候,流入瓶子,污染牛奶),倒入广口瓶。5、打开酸奶,按照10%的配比,加入75ml酸奶。6、用搅拌棍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或者保鲜袋,拧紧瓶口.7、把广口瓶放入保温杯,用盖子密封好。8、等待8个小时。拿出广口瓶,看到牛奶已经凝固,说明实验成功。【实验现象】利用——————菌种制作的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如果酸乳中有气泡或瓶盖上鼓或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说明鲜乳在发酵过程中已被杂菌污染不能食用。五、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实验条件】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2、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为了保证酸奶的质量,可以去药店采购一些金双歧作为纯菌种(金双歧的质量那是没得说的。而且这样发酵的酸奶里富含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