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112公关世界\PRWORLD综合化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学校发展路径探索文/王孟摘要: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民国“高师改大”运动拉开我国早期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序幕开始,高等师范学校便纷纷走上了改革实践的道路,然而,从民国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的历程看,高等师范学校在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通过民国初期改革实践的探索,以期为当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提供转型思考。关键词: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我国高等师范学校自清末民初诞生以来,一直在师资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等师范学校若要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必须有所改变。20世纪20年代“高师改大”运动后,这一诉求在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但从师范学校自身发展而言,是否有必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综合化转型背景下我国高等师范学校如何选择自身的发展路径是探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的现状1.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成主流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上,师范学校正式开始综合化转型之前实际上已经多次发生与综合大学分合的过程。从清末民初实行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到“五四”之后开放性师范教育体制的转变,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并无统一定式。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师范教育发展经验的积淀以及社会变迁带动教育需求的变动,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其存在方式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故高等师范学校在实践改革中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与对策”研讨会规划了师范院校发展的路子,提出师范院校必须走开放的综合化的办学之路[1]。此次研讨会再次表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从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综合、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的师范教育一直就是面对教师需求的数量时代[2]。2003年《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行动宣言》的发表给予了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范教育政策上的肯定。上述诸多条件的相对成熟,为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使综合化转型的趋势成为主流。2.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的表现新世纪以来,高等师范学校综合化转型的表现愈发突出。首先体现在名称上的变化,即从“学院”向“大学”的转变,如江苏师范学院改为苏州大学。实际上,大学的出现要比学院早的多[3]。一般而言:学院相比大学,其学科、规模、层次等方面都大大少于或低于大学,且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