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023年1期湖湘论坛No.1,2023(总第208期)HuxiangForumGeneralNo.208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22-08-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ZD045)作者简介:夏泉,男,湖南临澧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党建;康清越,女,湖南邵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组织动员群众:毛泽东“起来”革命话语的逻辑建构(1921-1949)夏泉,康清越(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历经109年的苦难抗争,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构建了“起来”革命话语,广泛组织动员群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来”革命话语的概念意旨逐步明确和升华,覆盖面不断扩大,对国人释放了强大的号召力、动员力、感染力,促使党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的信任桥梁。“起来”革命话语的三种语义既有主旨核心又有辅佐补充,兼具革命目的与革命成效,相辅相成,共同形塑了毛泽东“起来”革命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即是“起来”作为革命话语最贴切的释义与最辉煌的成就。关键词:毛泽东;革命话语;“起来”;组织动员群众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23)01-0034-09一、毛泽东“起来”革命话语的逻辑起点(一)“起来”语义缘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起来”释义有五种,[1]在《汉语大词典》中,“起来”的释义更为丰富,[2]相关语义均符合日常语言经验。其中常见释义如“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3]中的“起来”表示“起身来到”;“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4],此处“起来”表示“发生”。明清以降,“起来”作为一个口语化的词语被DOI:10.16479/j.cnki.cn43-1160/d.2023.01.00935广泛应用于小说体裁中。本文所探讨的“起来”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奋起、站出来、挺身而出”,也可理解为“拿起武器、发动攻击、起义或造反”,如《国际歌》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二是“表示动作或情况开始并且继续”或“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目的”,如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联合起来;三是“向上”,如“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