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授课班级:计科1401(留)-140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性质:考试课,64学时/4学分使用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5版)》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第三章存储系统第四章指令系统第五章中央处理器第六章总线系统第七章外围设备第八章I/O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安排:总学时:64;实验学时:12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实验……….2学时实验二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2学时实验三微程序控制器实验……….2学时实验四总线控制实验……………..2学时实验五简单模型机实验…………..4学时考核方式:平时10%+实验10%+笔试80%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其应用1.2计算机的组成1.3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学习要点:了解: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其应用计算机:是一种以电子器件为基础的,不需人的直接干预,能够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快速工具。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组成:主要指机器级内部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与逻辑设计。它与指令和编程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看硬件系统在逻辑上是如何组织的。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计算机组成1.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一、计算机的发展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习惯上称为四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50年代后期),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主要器件为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采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70年代初)。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Atanasoff-BerryComputer)设计目标是能够解含有29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电路系统中装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机器上装有两个记忆鼓,使用电容器来进行数值存储,以电量表示数值。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采用二进位制。第二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5000次加法/秒体重28吨占地170M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