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科普知识主要内容•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个人性防护措施传染(infection)又称感染,病原体突破其宿主的免疫防线后,在宿主的特定部位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的概念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染•粪口传染•接触传染•垂直传染•血液传染飞沫传播•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传播感染。•例: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百日咳等。粪口传染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例: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染•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例: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所致。垂直传染•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例: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等。血液传染主要通过过血液、伤口感染,蚊虫叮咬等方式将疾病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例:艾滋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若能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个人预防性工作•了解基本知识•接种疫苗•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