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即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测出离子准确质量即可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1.1.1.1.质谱法质谱法◆质谱不属波谱范围质谱图与电磁波的波长和分子内某种物理量的改变无关◆质谱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强度的谱,谱图与分子结构有关。◆质谱法进样量少,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质谱是唯一可以给出分子量,确定分子式的谱学方法。◆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使用及维修比较困难(磁质谱仪)。对样品有破坏性。质谱的特点1.2质谱的分类1.3质谱的沿革与发展•1886年Goldstein发现正电荷离子•1898年Wien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电荷离子偏转•1912年Thomson研制第世界上一台质谱仪,Ne同位素的发现•1917年电喷雾物理现象被发现(并非为了质谱)•1918年Dempster电子轰击电离(Electronionization)及磁聚焦•1919年Aston精密仪器(测定50多种同位素,第一张同位素表)•1934年Stephens均匀扇形磁场球差和质量色散公式Herzog和Hintenberger电磁场组合离子光学系统•1940年尼尔(Nier)设计出单聚焦磁质谱仪•1942年第一台商品质谱仪;•1946年Stephens飞行时间质谱(Time-offlightmassanalysis)•1953年Paul和Steinwedel四极杆分析器(Quadrupoleanalyzers)•1954年Inghram和Hayden报道的Tandem系统,即串联的质谱系统(MS/MS)•1955年Wiley&Mclarens飞行时间质谱仪;•1956年GohlkeandMcLafferty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Beynon高分辨质谱仪(High-resolutionMS)1960年尼尔(Nier)设计并制成了一台小型的双聚焦质谱仪;1965年Hipple等,离子回旋共振(IonCyclotronResonance)1966年Munson&Field化学电离(Chemicalionization)1967年McLafferty&Jennings,串联质谱(Tandemmassspectrometry)1973年McLafferty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热喷雾方法1974年Comisarow和Marshall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1979年传送带式LC/MS接口成为商业产品;1981年Barber等快原子轰击电离质谱(FABMS)小分子2000以内1982年离子束LC/MS接口出现;1984年第一台电喷雾质谱仪宣告诞生;1989年John.B.Fenn电喷雾电离KoichiTanaka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1990年Katta&Chait电喷雾电离质谱观察蛋白质构象改变1993年商品电喷雾质谱仪1995年付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与ESI和MALDI联用)1998年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Delay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