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殊“题”同归:透视高考6大写作母题》——随课附赠资料1——【家国情怀】类作文命题一、2018年全国卷11.1【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语文作文素材1关注公众号【高中资料君】免费快速更新2022课程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器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2【题目解析】1.抓住时间节点很重要在审题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写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不能单一角度冒进二是要注意题目中的明确指令任务“留待2035年给那时18岁的年青人阅读”,这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要有良好的“读者意识”。当然,这两点对于今年的考生而言,应该都不是大问题,过去一年的备考,老师们一定进行了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2.“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这一哲学思想渗透于写作之中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也是紧密相联的。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石3.思路一一畅想未来要合理这道作文题目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有效限制”的同时,又给予了考生更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比如,我们可以给2035年的自己、2035年的国家、2035年的时代等写一封信,只要能体现出“个体与国家、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能准确完成写作任务。我们可以写在未来的17年怎样大展才华、怎样实现人生梦想,语文作文素材2关注公众号【高中资料君】免费快速更新2022课程可以写我们怎样实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