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议论文的写作(二)你是否还记得……议论文写作的“一二三四五”!议论文写作的“一二三四五”1.拟“一个”生动新颖的标题。2.“两百字”之内亮明观点。3.“三个”典型鲜活的事例论据选用注意的原则:一是“喜新厌旧”;二是“厚古薄今”;三是既要举例更要分析。4.学会“四个比”:对比、类比、比喻、排比。5.全文结构不少于“五个段落”。原则一:“喜新厌旧”读一读,你觉得这段论据怎么样?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什么样的论据才是“新”的呢?只有最近发生的才是“新”的吗?怎样让你的论据有新鲜感:熟悉的人,不熟的事新近发生的大事及相关的人、事、物(半年之内)1.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坚持”“成功”齐白石年轻时是个篆刻爱好者,一天,他向老篆刻家求教,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刻了磨,磨了刻,等到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那时你的引就刻好了。”齐白石真的去挑了一担础石,夜以继日的刻呀,磨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一担础石终于“化石为泥”了,他的篆刻艺术也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22.新近发生的大事及相关的人、事、物(半年之内)2012年12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演讲内容分享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使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