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文章分论点的确定及补充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提炼、设立分论点常见的几种方法;2.学以致用,能够准确找到分论点,并能够补充分论点。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如果句子比较长,还可以单独放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20字。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6.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分论点——(并列)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方法一:概念分析法《“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角度:是什么并列分解“是什么”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2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