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高考语文宝典快速提分,贴心陪伴作文思维1写作文首先要具备的三个能力1、寻找论点的能力2、围绕论点写文字的能力3、范文转化论点的能力一、寻找论点的能力寻找论点:告诉读者该怎么做+归纳共性:准备高频素材.如:论点:要奋斗。1、给做法,写结果。给结果,写作法。2、做法:并列、先后范文转化论点的能力[2015新课标1]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解析:首先本文题材为:信。主观感受:小陈很对,老陈不对。找-找主要人物,看-看看主要内容,是对是错,教-告诉读者该怎么做。微信公众号[学习帮e]免费分享,纸质资料联系微信:ywtk9966微信公众号:高考语文宝典快速提分,贴心陪伴【新高考一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论点:告诉读者该怎么做——要自强不息、要奋斗【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