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亲爱的朋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是阳光下艳丽的玫瑰,还是月光下无名的白花?(结合题目适合坚硬与柔软、主角与观众、坚持与放弃二选一的这种,但写出来是二者并存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我曾经迷醉于那朵艳丽的玫瑰,沉浸在众人的掌声中。犹记得那一次次竞赛获奖,犹记得那一篇篇文章刊载,犹记得那一场场晚会演出。如埃斯库罗斯笔下身为迈锡尼王的阿伽门农一般自负,亦如印象主义大师康拉德笔下拥有白人面孔却有着一颗“黑暗的心”的库尔兹一般,那时的我,信心十足的认为,人生天地间,必须站在舞台的中央,比如浸浴在阳光下盛放,才是生命价值所在。(这句话是主旨句结合题目改)好似我也会随时宣称:“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贸易战,我的河,我的……”这便是彼时,我的选择。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当我渐渐地了解了那月光下的白花,也就渐渐地不再需要那些掌声。我学会了在月光下、白花旁,在淡云,朗月,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下晚读,读书越多,对自己产生的疑问越多。我不知我之生前,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当义熙之时,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这里有泛舟而去的超脱,有授印去职的恬淡,还有梦游天姥的自在,有兹游奇绝的豪放,但却也有“看杀卫玠”的无奈。可见,生活在掌声中,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生活在自己的心中,也许才会更加强大。(这里也是一样,结合题目改主旨句。)彼时,我的选择似乎又多了一个。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阳光下的玫瑰,月光下的白花,你的选择究竟为何?与我们的人生而言,我想二者缺一不可。倘若只如玫瑰般娇艳刺手,也许只会获得一时的风光,难以收获内心的宁静。倘若只如白花般默默无闻,也许日子落得安宁,但却难以展现自身的才华。所以,如玫瑰般绽放让我们释放自己的能力和激情,如白花般沉静让我们在放纵之后停下来反思和提升自己,二者相得益彰,正是因为如白花般沉静于自己的人生,子瞻才会写出如玫瑰般绚烂的诗句,不是吗?所以,玫瑰还是白花?我无需做出选择。正如东晋谢安石,可委身与东山归隐,亦可傲然在淝水叱咤;也如逸仙先生,可远走他乡、蛰伏抱朴,亦可挥师北伐,驱除虏鞑;再如我堂堂中华,可休养生息、不求闻达,亦可造出高铁飞船、飞机航母、醒狮怒吼,震惊天下!于我而言,人生路远,何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