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上)《科技传播》34科普实践作者简介:张婧,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科技志愿服务是中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科技志愿服务是助推科技创新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催化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为科技志愿服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进一步完善科技志愿服务制度,构建以科技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是扎实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的有力保障。1发展概况科技志愿服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及高速发展阶段。科普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科技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志愿服务概念正式提出之前,我国的科普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早期具有志愿性质的科技服务在参与科学活动的实践之中产生雏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体系。2001年,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广泛组织志愿者参与科普工作。2003年,中国科协发布《关于开展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制定了中国科普志愿者的统一名称、统一标识和统一编号。2010年,中国科协编制印发的《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五大平台,其中包括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科技志愿服务成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中国科协、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广泛开展以科技惠民、科学普及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志愿服务,开启了科技志愿服务发展的新征程。2019年,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中国科协在京成立中国科技志愿者总队,号召科协组织、学会组织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活动[1]。为推动科技志愿服务规范科学发展,中国科协先后发布了《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科技志愿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国科技志愿服务标识使用管理办法(暂行)》《关于加强科技志愿者服务保障工作的措施》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2021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