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生存都是问题时,我们还需要敏捷吗?在创业小团伙中,敏捷带来了什么自我介绍:龚正,PMP/ACP/CSP,14年开始创业至今。我是从2013年开始接触敏捷,在2016年开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并在16年8月拿下了CSP的认证,三年多的时间里,从和人合伙做电商,一直到运营自己的外包小公司,我不断的在尝试着敏捷的思想和方法,在只负责一个团队或者部门的时候,Scrum和LeSS都能很好的为我和团队提供帮助,但是当自己开始运营公司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了我所熟悉的内容。回想起在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的过程中,大家讨论各种问题的时候,上下文都是在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团队,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收入和成本,没有定岗定薪的烦恼,没有和客户掰扯合同细节的痛苦,也没有每天盯着公司银行账户的焦虑,在一个相对比较太平和安静的环境之中实施Scrum,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于团队的流程和成员的个体,但是当我们把范围扩大,场景变得更加复杂,在一个公司里,团队还在生死线上奔波的时候,敏捷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市场&销售市场的拓展要求的是客户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合同谈判的环节里,又得考虑很多自身利益的因素,敏捷宣言中强调了客户合作over合同谈判,可是现实之中,不得不去平衡这两边的关系。举几个简单的场景,合同还没签署,客户希望你能帮他们一起整理产品需求文档;客户撕毁合同,不履行合同条款,同时希望你可以理解;客户在合同范围之外提了一些需求,希望你可以满足;从服务客户的角度上来说,好像我们都应该想办法满足他们,但是回归到自身,如果不懂得拒绝和选择,结果只能是把自己累死。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客户合作就是满足客户的一切需要,想办法为客户提供价值,可是往往却发现,客户也未必就是那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坚持自我有时候往往会显得更重要,客户合作不是一味的迁就,也不是在任何时候去讨好每一个人,理解客户内心的愿望,然后找到一个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收益的方案,用你的专业和影响力来引导客户,以达成与客户的合作。市场中的外包合同,几乎都以固定价格为主,对需求和时间都有了严格的限定,这也导致了传统的外包项目多半都是以瀑布的模式进行管理,而我们则在固定价格合同的基础之上,尝试了一些新的交付模式和合作方法,把迭代的概念引入到外包项目的交付中,同时通过把一个合同分拆成多个小合同的方式,基本保证每个合同的交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以此来实现对客户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GitChat案例一:2016年中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