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章节第3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讲教师孙来斌教学目标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价值与价值观,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论与思想路线的关系。教学重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难点关于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选择论”、“重构论”的原则界限;关于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多元论”的问题;人的非理性因素和非理性主义的问题;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课型授新课教具多媒体、板书教学方法(1)教师可有意识的选择一些科学发展史上的典型事例予以启示,如:十九世纪物理学危机,说明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对于思辩的作用,教师可举例说明其重要作用,如:宇宙的无限性问题,实证的方法是无法证明的,实证的方法证明的只能是有限的,宇宙的无限性只有用思辩的方法来证明。(1)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要特别重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引用一些历史上的伟人和名人的经典论述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带动学生从比较理性的角度进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学习。(3)教师还应给学生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实践对理论的意义。建议采用一些感情色彩浓厚,趣味性强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认识论的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方法:案例导入法示例内容一:王阳明观竹的教训这是关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故事。明代中期,在我国江南一个大官僚地主的庭院里,有个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一片茂密的竹子。这时,年轻的王阳明伙同一个姓杨的朋友坐在亭前,面对着竹子,全神贯注;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姓杨的朋友累病了,被人抬下去了。王阳明依然面对竹子,静坐体会。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没有体会出关于竹子的道理来;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面对竹子,静坐七天,关于竹子的道理,是一无所获。——资料来源:摘自《说故事,讲哲学》,韩承潢,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206页。教师提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