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的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6、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一、认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