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对联基本知识爱上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能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话说穷苦出身的朱元璋,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登上王位,龙袍加身。当上了皇帝的朱元璋,自然是春风得意,工作之余,还舞文弄墨,热衷于推广文化事业。这年春节,朱元璋脑袋一拍,下了一道圣旨:从即日起,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热热闹闹过文化年。大年初一,为了感受过年贴对联的新风尚,朱元璋与马皇后乔装改扮去逛街,马皇后化名女仆翠花随行。一眼望去,街上到处是红通通的对联,好不喜庆。对仗工整——趣味对联2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朱元璋:呵呵,进去喝两杯?马皇后:不去啦!马皇后:看来技术不错!老公,我要美发啦!突然,他们发现有人没贴春联。朱元璋(生气):嗯?谁家这么大胆,竟敢违抗圣旨,不贴春联!气死我了,锦衣卫,给我杀!马皇后:慢着!大过年的,多不吉利!还是先看看再说。朱元璋:你为什么不贴春联?屠户:我是文盲!朱元璋:不会写可以买啊!屠户(哭诉):俺穷!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刀剑严相逼。俺家儿女成群,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买的起春联啊。朱元璋(哭着):想当初,朕也是穷人啊,讨饭,赶猪、放羊、做和尚,什么没干过……朱元璋:给个红包救救贫吧。马皇后(耳语):给钱俗了点。不如你写个对子送给他。再说,我没有零钱啊。朱元璋:也好,我给他写个痛快点的对子吧。朱元璋大喊:笔墨伺候!3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对联,称楹联,又叫对子。为什么称为楹联?贴在楹柱上。为什么称为对子?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对应的词语内容上相关、相对、相反;上下联平仄相对。对仗:《诗经》中“惜我霏霏,杨柳依依。”律诗:五律、七律对联是怎么来的?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4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联有“对”有“联”。形式上成双成对,彼此相对。上下文互相照应,紧密联系。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平仄相和,音调和谐。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5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1.正对法:让上联和下联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