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112期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124No11122008年4月JournalofHunanFinancialandEconomicCollegeApr12008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研究周通(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摘要】城市化水平是城市化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和度量指标,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来测度城市化水平,这种方法在有些资料不够健全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它同样存在着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如城市人口难以包容城市化的全部内涵,难以反映城市化“质”的问题等。从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入手,用综合指标法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作了度量及评价分析。【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法;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F29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48(2008)02-0085-03·收稿日期:2007-09-18作者简介:周通(1982-),男,山东济南人,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词Urbaniza2tion的不同译法。对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例如,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1]。但是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则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现象反映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只从人口或地区的转变去理解。城市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从更广泛的角度去剖析城市化的外在表象下所掩盖着的内在动因。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现象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当前,城市化已经像经济发展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现在大多数涉及到城市化水平的研究文章中,多是采用人口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比重或非农业人口比重)表示城市化水平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表征性强,便于统计,便于相互比较,在单一指标法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人口的比重不能全面代表城市化的水平,在人口以外,还存在着经济方面、地域方面的特征。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供应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