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顺学院课程授课教案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所属教研室:原理教研室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教师:一、授课题目: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二、授课学时:共8学时三、授课班级:2021级本科各专业(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四、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五、教学重难点: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六、教学设计分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要求,紧密围绕教材内容,从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等方面展开分析。课程导入:人类社会在走出原始社会后,开始进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存在为特征的发展轨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基础上的三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我们透视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