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5.2.1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和使用移项法则.(难点)2.能利用移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情境导入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了怎么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新知探究合作探究(1)与原方程相比,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些没变?(2)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5x-2=85x=8+2-27x=3x-57x-3x=-53x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对两个方程进行了如下变换,观察并回答:新知探究归纳: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________后,从________的一边移到________,这种变形叫做移项.(1)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移项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不改变符号.(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移项要点:符号方程另一边新知探究例1下列计算,其中属于移项变形的是()[解析]利用移项的要点解题,A是代数式变形,不是移项;B移项时符号错了;D不是移项.CA.由5+3x-2,得3x-2+5B.由-10x-5=-2x,得-10x-2x=5C.由7x+9=4x-1,得7x-4x=-1-9D.由5x=9,得x=95新知探究1.移项时必须是从等号的一边到另一边,并且不要忘记对移动的项变号,如从2+5x=7得到5x=7+2是不对的.2.没移项时不要误认为移项,如从-8=x得到x=8,犯这样的错误,其原因在于对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与移项的区别没有分清.新知探究(1)5+x=10移项得x=10+5;(2)6x=2x+8移项得6x+2x=8;(3)5-2x=4-3x移项得3x-2x=4-5;(4)-2x+7=1-8x移项得-2x+8x做一做××√√10-56x-2x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新知探究议一议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求解过程是这样写的:x-4=7=x=7+4=x=11.(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2)应该怎样写?解:(1)不对.因为解方程是对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行变形的过程,不能连等.(2)移项,得x=7+4.化简,得x=11.新知探究解:(1)移项,得2x=1-6.化简,得2x=-5.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移项,得3x-2x=7-3.合并同类项,得x=4.52例2解下列方程:(1)2x+6=1;(2)3x+3=2x+7;新知探究解:移项,得方程两边同除以,得合并同类项,得你能说出利用移项解方程的步骤吗?11(3)-3.42xx113.42xx33.4x344.x新知探究(1)移项;[归纳总结]利用移项解方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