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在化学科研中,经常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但是某些物质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在生产中,对燃料的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废热的利用,也需要反应热计算。一、盖斯定律•1840年,瑞士化学家盖斯(G.H.Hess)通过大量实验事实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看下面的图理解盖斯定律•某人从山下A到达山顶B,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处的海拔都高了300m•即山的高度与A、B点的海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点的途径无关•这里的A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能量守恒定律论证盖斯定律•先从始态S变化到到终态L,体系放出热量(△H1<0),然后从L到S,体系吸收热量(△H2>0)。•经过一个循环,体系仍处于S态,因为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就不能引发能量变化,即△H1+△H2≡0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些都给测量反应热造成了困难•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C(s)+½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计算该反应的ΔH。•提示(1)C(s)+O2(g)=CO2(g)△H1=-393.5kJ/mol(2)CO(g)+½O2(g)=CO2(g)△H3=-283.0kJ/mol•△H1=H△2+H△3•△H2=H△1-H△3=-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C(s)+½O2(g)=CO(g)△H=-110.5kJ/mol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2983.2kJ/molH1P(s、红磷)+5/4O2(g)=1/4P4O10(s);=-738.5kJ/molH2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4(s、白磷)=4P(s、红磷);=-29.2kJ/molH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同乘以该数值;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3、将一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