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声音的世界》知识梳理山西王芳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与声有关的知识呢: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怎样向外传播?声音有哪些应用?根据我们对所听声音的感受,我们把声音分成了乐音和噪声,那么乐音有哪些特性?噪声从哪些途径进行控制?下面我们把全章的知识回顾一下吧。(一)我们怎么听见声音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任意声源都是通过振动发声的;(3)物体发声时,它一定在振动。物体振动,人们却不一定听到声音。原因很多,例如距离太远,响度变得很小。再如振动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真空不能传声。这个结论是以教材的“真空罩实验”为基础,经过推理得出的。(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可以用示波器把声波形象地显示出来。3.声速与回声(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声速:a、与介质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b、与介质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升高,声速变大,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3)回声(1)何谓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人耳接收到,就称为回声。当原声和回声间隔在0.1s以上时,人们才能把它们区分开,否则,回声就只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人至少距障碍物17m时,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2)测距:通过距离公式s=vt可以利用回声测出距离的大小。公式中的t指发出声波至接收到回声时间间隔的二分之一。(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注: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符号位Hz。)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它由振幅来决定,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另外响度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人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注: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音色:也叫音品,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比如不同的乐器同奏一首曲子,它们的音色就不同。4.超声波和次声波(1)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它们超过人类听觉上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