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构建志愿服务模式志愿者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县以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整合各类资源,积极构建了“”志愿服务模式,致力于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双争”活动落细落实。如今,“志愿服务”四个字在日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生态环保,还是邻里守望,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一定有志愿者的身影,“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气蔚然成风。搭建一个志愿服务架构,做好顶层设计。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在县级层面,建立了县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会办公室设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明确了主要职责,统筹协调全县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全县层面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策划、服务管理、运转协调。在乡镇(县直单位)层面,成立乡镇(县直单位)志愿服务分队,由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队长,分管副职任副队长,负责制订具体活动方案,策划服务项目。在村级层面,整合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成立村级志愿服务小分队,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两委的一名负责同志担任正副队长,2组织村里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培育两类志愿服务队伍,做好队伍建设。一是以“党员干部+民间公益”的形式,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印发了《县关于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注册工作的通知》,规定县直各单位要在服务网注册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并要求单位90%以上党员必须注册志愿者。同时将在职在编党员干部志愿者按工作特点,组建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金融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定点开展环保宣传、安全知识讲座、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二是发展壮大民间公益队伍,充分吸收社会力量进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培育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组织,建立了老年综合大学志愿者文艺小分队、关爱未成年爱心公益协会、春晖义工协会、女企业家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定期开展个性化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13个,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区、5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完善三种志愿服务机制,做好规范管理。一是健全志愿者培训机制。为保障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3该县定期举行志愿服务骨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