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学习新天地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仝(tóng)正国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变迁,人们对学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1.学习的内容小强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给加班的爸爸送饭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默默离开……(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学会感恩、知识、自立、坚强……2.辩论: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校;学校就是专门为学习而设立的。反方:在家里看书也是学习;社会也是一所学校。请你给“学”字一个新的解读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仅表现为课堂上的接受与掌握,而且表现为生活中的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你学习了什么?今天,学习……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2.学习不仅在房子里,生活是一个大课堂,需要我们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3.学习不仅是小孩子的事情,学习没有终点,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目标导学二:学习点亮生命学习的理由讨论交流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和社会>>>>今天,学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百倍珍惜党和国家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大好时光。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写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常常深夜从床上爬起,顺手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的空白处进行演算和论证。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用毅力与勤奋,编织出成功和荣誉。华罗庚的故事甘相伟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学习的机会。其求学励志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为《站着上北大》写了序言。记者采访一位放羊娃“你在干嘛?”放羊娃说“放羊。”“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