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课题课时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C)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B)3.知道根据分散系粒子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A)4.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A)重点物质的组成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物质的组成教法及教具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来源:Z+xx+k.Com]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考点1】溶液混合物胶体浊液有机化合物物质化合物[来源:学科网]纯净物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考点2】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1.化学反应的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2.相互转化【考点3】溶液、胶体和浊液区别(1)分散系分类实质依据: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分散质大小(nm)<10-910-9~10-7>10-7[来源:Zxxk.Com]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2)区分溶液与胶体最简单方法:丁达尔现象(光亮的通路)。【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玻璃B.蒸馏水C.漂白粉D.空气2.用生石灰中和法阻止海水酸化是人们的一种设想。生石灰(CaO)属于A.酸B.碱C.盐D.氧化物3.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一种物质。二氧化硫属于A.酸B.酸性氧化物C.碱D.混合物4.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点石成金B.水落石出C.滴水成冰D.拨云见日5.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B.用铁矿石冶炼铁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D.用煤生产水煤气6.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7.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D.NaNO3溶液8.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NaOH溶液鉴别SO2和CO2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C.用Na2CO3溶液鉴别HCl溶液和H2SO4溶液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NaNO39.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10.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