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桥头胡中心小学王维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列举法列出表格找出正确答案,从表格中能逐步发现假设法解决问题的步骤,会用假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类鸡兔同笼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过程,逐步得到假设法的步骤,并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巩固假设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1、课前出示课题:师:“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生:师:你真聪明,回答正确,。是的,这是这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数学趣题。原题是这样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知道吗?(生:知道)“雉”是什么意思?(鸡)2、把它翻译成现在的话是这样子的:(ppt出示,学生齐读)(二)探究算法1、师:鸡和兔各有几只,会算吗?会的举手,好把手放下,还有这么多不会的,不会不要紧,咱们先来猜一猜。老师想先来猜一个可以吗?鸡18只。兔20只,行不?(为什么?)生:师:是的,讲的真好。师:谁还想来猜一下(学生猜测,师随机板书)请同学们想一想,鸡和兔共有多少种可能?这些可能都是正确的吗?(不是)那怎样验证哪些可能是正确的?生:通过计算对比腿的只数这样验证下去能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能)2、师:但是要验证这么多,真是太耗费时间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地问题入手(出示例1)把35只头变成8只头,你觉得腿数还可以是94条么?为什么?生:如果8只都是兔,腿最多也只有32条,不可能是94条。(表格出示8,0,32)师:看来腿数最多只能是32条,那腿数最少可能有几条?生:当鸡8只,兔子0只时,腿数最少16条。所以,我们这个腿数应该是在什么范围之内?生:32条-16条之内。师:8只全是兔,共32只脚,8只全是鸡共16只脚。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没有其他情况呢?(生说,师完善表格)师: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生:鸡的只数在减少、兔子的只数在增加,腿数也在增加、每增加一只兔子,腿数增加2只师:我们来看,鸡减少1只,兔子增加1只,脚数为什么就增加2只?生:一只鸡2只脚,一只兔4只脚,脚数相当于少了2只又增加4只,相当于多了2只。师:就相当于把一只鸡换成了一只兔,就要多2只脚。那两只鸡换成兔呢?三只呢?师:我们把表格从右往左着看,你又有什么想说的?生:相当于把一只兔换成一只鸡,脚数减少两只师:那2只兔换成2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