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月迹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学重点1.给文章划分段落。2.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教学难点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到题目,我想起一首诗:(出示课件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入青云端。这首诗是孩子们眼中的月,“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的比喻呀。从中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眼中,月是多么美好。【设计意图:用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今天这篇文章也写了孩子眼中的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板书:月迹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2.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解决这些生字词。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生汇报学习成果课文共分三部分:板书:(出示课件4)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三、细读,寻月之迹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读文章,(出示课件5)思考: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生总结,归纳: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2.默读课文,总结: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生总结,归纳(出示课件6)板书: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四、品读,赏月之美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我们先看到镜中月。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出示课件7)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2.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出示课件9)明确:(1)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出示课件11)(2)杯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