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配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从字顺,如何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2、学会修改病句,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修改文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教法学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文章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确,语句通顺,用词妥帖。二、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作文用语进行推敲。准确连贯分寸第一:准确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法国作家福楼拜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不可。仅仅发现与这些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相类似的词语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思索困难而去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点明了战况。电影《风雨下钟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谈判破裂以后,传来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张治中低头叹道:“这是天意如此!”周恩来立即予以严肃的更正:“不,是民意如此!”----周恩来对张治中的话,仅更换一个字,就把国民党败亡的原因科学、准确地揭示了出来。第二:连贯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2、立足点清楚。文章要连贯,应做到:1、人称清楚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搞清“他”是谁。“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第三:分寸如果一种见闻,一种心思,说出口或写成文,只能有一种形式,那么,人们的口头或书面的交际便不会如此丰富多彩了。所幸的是,同样一种见闻,同样一种心思,常常可以用若干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