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学习重难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并使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食物网越,其自动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知识点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思考与交流】〖例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温带阔叶林B.热带雨林C.寒带针叶林D.温带草原解析: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题中的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最复杂的是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答案:B。〖例2〗(2000年上海卷)在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CO2B.O2C.硝酸盐D.磷酸盐解析: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CO2释放氧气;水中动物的呼吸则消耗水中的O2,呼出CO2;这样在水中的O2和CO2基本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如果水生植物大量死亡(不能产生O2),而其他动物及大量增加的微生物却不断地消耗O2,故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O2。答案:B。【随堂检测】1.将一处原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