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结合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明确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也要经过像有丝分裂那样的“间、前、中、后、末”等时期。在这些时期中,染色体同样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与有丝分裂不同。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不同变化,归纳出减数分裂的特点。为了加深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可将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建构”的部分活动在这里进行。二、教学目标(2)(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卵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六、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实验用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试说明理由?(2)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3)这个细胞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5)细胞中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课件显示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找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最后列表如下: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复制复制一次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