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题大自然的语言课型展示课课时第二课时四、反馈提升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能否将上句中的“孕育果实”改为“结果”?2、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能否将上句中的“销声匿迹”改为“消失了”?3、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五、达标测评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什么是智力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13、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6、本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按照要求练习概括要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重点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1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相关资料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二、自主学习1、本文是一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