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2、积累有关的文言词汇。【合作探究】1、理清全文思路。2、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当堂评价】1、《隆中对》节选自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__________的历史著作《__________》,题中“对”的意思是__________。我国史学上合称“四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部历史著作。2、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根据自己的积累,说说有关诸葛亮或刘备的故事。【拓展提升】课后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几首(幅)。【课后检测】完成《精英》23课基础部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自主预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如何评价诸葛亮及隆中对策。【合作探究】(一)文本探究: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二)体味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2、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三)品味语言: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时人莫之许也”。2、“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3、徐庶说:“诸葛孔明青,卧龙也……”【当堂评价】填空:⑴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_______________”,最终的策略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__________,外交方面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⑵“地人莫小池中水,何妨浅处有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曾被称作“卧龙”,而刘禹锡的《陋室铭》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拓展提升】古今对话: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课后检测】完成《精英课堂》第23课。【教学反思】【学习目标】1、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2、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自主预习】1、介绍作者,文体及背景链接。2、积累文言词汇。【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2、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