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导学案设计课题口耳目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学生)2.人体图片、各部位卡片、生字词卡片、课件、学习卡片。(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猜字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教师出示“口”的字卡,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将“口”字贴在女孩的嘴旁边。引导学生观察嘴和生字“口”,交流发现。3.教师小结,并简介象形字:古人把事物的特1.学生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早就认识的同学说出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2.学生观察图画中女孩的嘴和“口”,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口”的字形就像人张开的嘴。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述,如果自己对象形字也有所了解,也可以说一说。1.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到的。这是()字。点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就产生了象形字。二、图文结合,合作识字(用时:15钟)1.教师出示“目”“耳”“手”“足”的字卡,引导学生猜测它们分别对应哪些人体器官。2.教师总结学生的猜测,给出正确字音,并领读生字。3.教师出示4个生字的字理演变图,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对比观察活动:这4个生字分别和我们人体哪一个器官对应,根据字理演变图说依据。4.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字形和图形之间有联系的地方,教师相机进行点拨。说清楚之后,再将4张字卡分别贴在人物对应的人体器官旁边。5.教师引导学生对照人体器官朗读生字,同时组词或说句子。6.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展1.学生看老师手中的字卡,猜字,早就认识的同学说出你是怎样认识这个字的,并大声领读。2.学生大声朗读生字,注意:“足”是平舌音,“手”是翘舌音。3.学生先观察字形,再观察对应的人体器官,找一找字形和图形之间的联系。再仔细观察字理演变图,知道生字的演变过程。4.学生汇报:“耳”字的外边是耳朵的轮廓,两横表示耳郭里边的纹理。“目”字的形状像人的眼睛,其中外框表示眼睛的形状,里边两横表示眼珠。“手”像张开的五根手指。“足”像正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