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小马过河》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简单的看法。2、根据提示语和对话内容,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并能够用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为难、难为情、立刻,突然。会写“突”字,能够区分“刻”和“该”。4、能够运用恰当的提示语说话,并能体会提示语的作用。5、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光听他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小马过河。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重点词语:立刻愿意磨坊驮着为难应该突然麦子扔掉难为情动脑筋①领读词语→(“磨坊”要注意的是多音字。)(区分立刻,应该)→②选词说话。2、还记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3、让我们一边看图片一边来回顾一下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师生共同回忆,课件出示:图片。)①师: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一天,老马对小马说。生: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师:小马连蹦带跳地说。生: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师:老马高兴地说。生:那好啊,你把你把这半口的麦子驮到磨坊去吧。对读第一二自然段内容。②师出示3~8自然段内容的图片,师: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房跑去,跑着跑着……。静静的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在心里回忆课文的内容。4、喜欢这个小故事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还有谁?(教师板书:小马、老马、老牛、松鼠。老牛写的大一点,松鼠写的小一点。)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牛长得高大,所以写的大一些,松鼠长得矮小,所以写的小一些。)你能用一对反义词来说一说他俩吗?(高大的老牛,矮小的松鼠。)5、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这部分写了什么?(老马让小马驮着半口麦子到磨坊去。)我们也知道了,①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懂事的,孝顺的,可爱的,自信的,有礼貌的。)②这又是一匹什么样的老马呢?(亲切,有智慧和蔼可亲。)6、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8自然段。继续学习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课文中的对话,品读课文内容。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为难)2、师:小马因为什么事为难了?(不知道能不能过河)你有为难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