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金融专硕答疑课主讲人:张丽敏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1.中介指标的选择: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适应性。2.中间目标体系(1)操作目标(近期目标):准备金和基础货币(2)效果指标(远期目标):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一般工具一般政策工具内容优点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供给量。央行具有主动性。影响较大,容易引起经济较大的波动。再贴现率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告示效应;影响是比较缓和,有利于经济稳定。金融环境要求较高,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短期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直接性、连续性等优点。易用,取决于一国的金融发达程度。二、IS-LM模型三、AD-AS模型1.AD曲线三、AD-AS模型1.AD曲线2.AS曲线四、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借方贷方一、经常账户1.货物和服务2.初次收入3.二次收入二、资本账户1.资本转移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三、金融账户1.直接投资2.证券投资3.储备资产四、错误与遗漏五、国际收支失衡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临时性不平衡(2)结构性不平衡(3)货币性不平衡(4)周期性不平衡(5)收入性不平衡(6)预期性不平衡(7)货币扭曲2.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性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对外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1)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2)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3.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1)货币—价格机制①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货币存量↓→国内一般价格水平↓→出口商品价格↓、出口↑→贸易收支改善。②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对外货币需求↑→本国货币贬值→进口相对昂贵、出口相对便宜→贸易收支改善。(2)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国民收入↓→社会总需求↓→进口需求↓→贸易收支改善。(3)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利率↑→对本国的金融资产需求相对↑、对国外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资金外流↓或资金内流↑→国际收支改善。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1)支出转换型政策(2)支出增减型政策(3)融资型政策(4)供给型政策(5)道义与宣示型政策六、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理论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假设前提一是供给弹性无穷大;二是国际收支等于国际贸易,只考虑商品;三是只考虑贬值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