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不能以保护民营经济为借口来保护落后产能新京报2018-11-2209:41:00精彩观点:1、我们此前的金融政策希望把整个杠杆率降下来就行了,这种“一刀切”的去杠杆是懒政行为,也属于金融政策不到位。2、要调整金融结构,把加在银行身上的地方融资的压力拿走就行了。3、监管只要做一件事,即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4、中国经济最困难的调整阶段恐怕已经过去了。民企从未像现在这样引发关注。为何这两年民企处境艰难?一系列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该如何救民企?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应该按照市场的原则一视同仁对待民企——既不要歧视,也不要专门地保护。尤其不能以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为借口,来扶持一些本来就该淘汰的企业,不能以保护民营为借口来保护落后。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最困难的调整的阶段恐怕已经过去了。总的来讲,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要比改革开放40年以来许多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小很多。民企的困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经历的痛苦最新考研视频资料请认准早起鸟QQ:971788005微信公众号:考研全程班课程下载:www.waakf.cn请加QQ:971788005微信公众号:考研全程班课程网址:www.waakf.cn新京报:为什么最近两年民企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你看来,民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李稻葵:坦率地讲,民企面临的困境在本质上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或者集中表现。中国经济要转型,各个行业都要升级、调整。与之相对应的,传统行业的集中度要提高。比如,汽车行业有上百家企业,随着集中度提高,很多汽车企业活不下去,这个过程当然是很痛苦的。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要升级,从过去比较低的质量向高质量提升,以适应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或者国际竞争。转型升级带来的痛苦对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人人都苦,人人都难,与国企、民企性质无关——比如,格力电器是国企,做手机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现在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在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很多手机企业必然要破产,就剩那么一两家,下一步手机行业还会进一步整合。但为什么国企没有面临这些问题,没有听到国企的抱怨?这是因为,此次中国经济调整的焦点在下游,是下游的产业要转型升级,而大部分民企集中在下游,国企大部分集中在上游。而且,国企在前些年去产能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转型的痛苦了。现在国企的日子好过了,今年国企利润增速在15%左右。民企面临困境还与金融政策以及金融结构改革不到位有关。我们前段时间的金融政策有点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