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贸活动的日益增多,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彰显其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①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做出了战略部署。因此,如何以创新思维迎接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开辟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产业的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人面临的重要使命。一、当代出版产业发展的观念创新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他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①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繁荣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比如,《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这些重要文件强调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了法律保障、政策保障、财政保障等,把文化强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并突出其地位和作用,这就给出版产业创造了根本保障。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为依据,彻底转变观念,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出版产业。一是从战略高度认识出版产业,把它视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二是把出版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认识到它既是精神力量的弘扬者,也是经济效益的创造者。三是把出版产业既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又作为现代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四是转变出版产业单一发展的观念,树立大出版、多形式、跨行业、跨所有制相融合观念。五是转变以国内市场为主的观念,树立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营销的观念。认识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文化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六是转变以纸质图书为主的观念,树立纸质、数字、动漫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观念。七是从“守株待兔式”经营到“主动出击式”经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