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沈阳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贯彻李强总理“要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落实3月27日郝鹏书记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实际行动扛牢省会担当,当好辽宁营商环境建设的“跳高队”。把高位推动落实在组织严密、创新集成、机制有效上一是市委、市政府两位一把手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亲自抓。亲自调度、亲自推动问题解决,特别是将“优化营商环境”设置为“12+1”的第一赛道,比学赶帮超,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强化系统集成,重点在制度和职能创新集成方面加大力度。例如:制度集成方面,围绕“政策升法规”“政策精细化”“政策适配性”进行创新。年内将出台《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在全市科技创新领域,将原来1个政策细化为《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专项实施细则》《沈阳市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实施细则》等22个操作实施细则;有效推行6轮营商环境改革的959项措施(落实758项,剩余201项正常推进),形成了《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惠企利民措施(90项)》等200余个制度文件。职能集成方面,围绕“划红线”“做减法”“简易办”“好平台”进行创新。确定了“禁止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等违规禁办事项4.1万项、“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不得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等违规禁办情形5.3万种;实施“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累计减少253个事项,占19.8%;优化142个办理流程,占11.1%;取消1611个申报材料,占23.3%;精减603个办理环节,占17.1%;减少申请人跑动348次,占27.2%;推行简易合规用权,编制了15.5万个合规办事业务指南;依托“12+24”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发布产业协作场景;提升“沈阳业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能级,向企业下放人才自主认定权。三是健全领导干部走下去的包保机制、问题端上来的督导机制和限时解决的调度机制。上半年,围绕进项目、进企业、进现场,2万多名领导干部走进3.5万余家企业,包保2000余个项目,累计收集问题6300余个,解决问题5400余个,疏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增加企业满意度获得感。把改革集成聚焦在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环境建设上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是在企业开办方面,全面推动“准入即准营”。推出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度、商事登记确认制、新办企业“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注册模式,企业登记压缩至2小时内。二是在获取生产要素方面,全面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用能成本,用水用气报装实行“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