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23年第08期摘要:文章针对移动学习在高校理科教学中的现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内涵,然后根据在高校理科教学中应用移动学习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包括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平台、打造可提供移动学习的资源库、社会的支持与推广,进而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移动学习这种模式。关键词:移动学习高校理科教学教学活动教学水平中图分类号:F062.5;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216-02引言当前,移动学习已经成为高校理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水平的一种最主要手段,它为学生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能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更加自由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快速发展的产物,能帮助专业教师逐步实现情感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还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在高校理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移动学习,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自我建构知识结构意识,以便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但就当前在教学中应用移动学习的情况来看,在有些方面仍存在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以推动移动学习模式的发展。一、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移动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利用无线通讯技术,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获取高校信息和资源的一个过程。在特定教学情景下,运用移动学习能为学生早日达成信息化学习目标提供帮助。就移动学习模式在理论层面上来看,高校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全面,拥有多个特征,不仅非常的灵活,还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首先,随着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相继出现一些新事物和新技术以及新知识,所以不管是社会大众发展还是青年学生发展,移动学习能为其提供一定支持,而且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很有可能逐步地成为学习生活化。其次,移动学习模式间接地会影响到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移动学习模式是数字化教育的一个分支,能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形式变得更加灵活,使得以往教育生态体系变得更加信息化。最后,移动学习适应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引导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向教师寻求帮助,并寻找和学科有关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就移动学习模式从理论构建和发展层面进行分析,将各种教学模式融合于教学体系。以翻转课堂模式为例,只要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对于教师上传的一些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