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23年第08期摘要:《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施行以来,经过3年多的实践执行,双核算体系———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核算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核算对全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财务人员对双核算在职工薪酬中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加之高校人员类型不一,职工薪酬发放又涉及社会保险费、公积金和个税,所以高校职工薪酬核算难点较多。针对这些难点,文章梳理了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职工的工资核算流程,对社保的计提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补交和退回、生育津贴发放、年底个税缴纳这些高校职工薪酬会计核算难点问题进行探析。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职工薪酬核算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059-02一、引言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正式全面实施。此次改革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新会计制度创新性地创设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方式,开创了新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使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高校职工薪酬核算涉及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全过程反映了职工薪酬义务发生、社会保障费用计提、代扣与缴纳、薪酬发放的流程,与预算会计核算职工薪酬实际发放相衔接。由于职工薪酬核算业务时点多,涉及不同人员类型,包含多个二级明细科目,与社会保障和个税政策联系紧密,由此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职工薪酬核算是会计实务与理论中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二、“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人员是长聘人员,在高校包括在编职工、非编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不包括第三方派遣的劳务人员。纳入该科目核算的有基本工资、离退休费、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其他个人收入。三、高校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流程根据高校长聘人员类型:在编职工、非编职工、退离休人员分类核算。在编职工工资分为财政工资,通过财政统发账户发放,绩效工资,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发放。非编职工工资由单位自行全部发放。离退休人员财政基本工资由财政统发账户发放。在编和非编职工工资条上的工资、单位承担的四险一金需要先计提。具体的分类核算流程如下所示:(一)在编人员1.财政统发工资。计提财政工资———计提单位负担的社保缴费、个人承担的社保缴费———发放财政工资—财政转至单位基本户个...